農業數據的主要來源是什么?
農業領域有著豐富的連接需求,農業物聯網市場潛力巨大。華為技術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水表、智能路燈、智慧停車、智慧農業、財產跟蹤、智慧家居分別有 7.5 億、1.9 億、2400萬、1.5 億、2.1 億、1.1 億的連接需求,由此帶來的市場空間十分可觀。根據華為的預測,到2020 年,物聯網在農業領域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由2015 年的137 億美元增長至26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 14.3%。
物聯網是農業數據的主要來源之一
1.精準農業:作為一種農業管理方式,精準農業利用物聯網技術及信息和通信技術,實現優化產量、保存資源的效果。精準農業需要獲取有關農田、土壤和空氣狀況的實時數據,在保護環境的同時確保收益和可持續性。
2.可變速率技術(VRT):VRT 是一種能夠幫助生產者改變作物投入速率的技術。它將變速控制系統與應用設備相結合,在精準的時間、地點投放輸入,因地制宜,確保每塊農田獲得最適宜的投放量。
3.智能灌溉:提升灌溉效率、減少水源浪費的需求日益擴大。通過部署可持續高效灌溉系統以保護水資源的這種方式愈來愈受到重視?;谖锫摼W的智能灌溉對空氣濕度、土壤濕度、溫度、光照度等參數進行測量,由此精確計算出灌溉用水需求量。經驗證,該機制可有效提高灌溉效率。
4.農業無人機:無人機有著豐富的農業應用,可用于監測作物健康、農業拍照(以促進作物健康生長為目的)、可變速率應用、牲畜管理等。無人機可以低成本監視大面積區域,搭載傳感器可輕易采集大量數據。
5.智能溫室:智能溫室可持續監測氣溫、空氣濕度、光照、土壤濕度等氣候狀況, 將作物種植過程中的人工干預降到最低。上述氣候狀況的改變會觸發自動反應。在對氣候變化進行分析評估后,溫室會自動執行糾錯功能,使各氣候狀況維持在最適宜作物生長的水平。
6.收成監測:收成監測機制可對影響農業收成的各方面因素進行監測,包括谷物質量流量、水量、收成總量等,監測得到的實時數據可幫助農場主形成決策。該機制有助于縮減成本、提高產量。
7.農業管理系統(FMS):FMS 借助傳感器及跟蹤裝置為農場主及其他利益相關方提供數據收集與管理服務。收集到的數據 經過存儲與分析,為復雜決策提供支撐。此外,FMS 還可用于辨識農業數據分析最佳實踐與軟件交付模型。它的優點還包括:提供可靠的金融數據和生產數據管理、提升與天氣或突發事件相關的風險緩釋能力。
8.土壤監測系統:土壤監測系統協助農場主跟蹤并改善土壤質量,防止土壤惡化。系統可對一系列物理、化學、生物指標(如土質、持水力、吸收率等)進行監測,降低土壤侵蝕、密化、鹽化、酸化、以及受危害土壤質量的有毒物質污染等風險。
精準牲畜飼養:精準牲畜飼養可對牲畜的繁殖、健康、精神等狀況進行實時監測,確保收益最大化。農場主可利用先進科技實施持續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做出利于提高牲畜健康狀況的決策。